【記者吳孟臻、黃詩茜/中正大學報導】
中正大學藝文中心於3月8日舉辦新人格美學校園巡迴座談會,藉由播放紀錄片《蛻變》,推廣感恩的理念。學習感恩是品格教育中重要的一項,近年來中正大學致力推廣品格教育,學生更應自我嚴格把關。
「品格教育」是為了培養良好的品性與習慣,除了教育學生是非善惡的判斷、瞭解公民的權利義務、服務大眾的胸襟,以及具有基本的態度與正確的價值觀外,也讓學生重視尊重、誠信、關懷、合作、寬恕與感恩等品格教育的核心價值,使學生成為社會中負責任的一員。
圖中為中正大學學生事務處生活事務組發行之「玩出好品德」手冊。記者吳孟臻/攝影
在社會的變遷下,家庭教育子女的功能漸漸被學校與社會所取代,大學生離開家庭至學校就學的階段中,大學的教育功能更顯重要。中正大學通識課程「生命、品格與法律」授課教授曾品傑認為,教師應當管理自我行為,以身教成為學生的模範。同時也因台灣教育重視學業成績,家長對學生參與家事的要求減少,因而造成學生缺乏勞動習慣,但勞動是培養守時、自律、與他人合作等品格的管道。中正大學學生事務處生活事務組品德法治教育專案工作人員陳秀菁發現,學生在媒體的過度報導下,常放大檢視名人的言行舉止,卻不敢糾正身邊同學錯誤的行為,形成品格標準不一的強烈對比。由此可知,台灣教育體制與社會風氣都是使品格教育近年受重視的原因。
中正大學近年致力於推廣品格教育,除了藝文中心協助舉辦新人格美學校園巡迴座談會外,學生事務處生活事務組配合教學卓越計畫推行品德法治教育,透過行事曆、海報與手冊宣傳,更設計小遊戲讓學生親身體驗。陳秀菁期望未來學生能自行拍攝相關短片,因為同儕的影響效果遠大於官方的宣導。在通識中心方面,則有「生命、品格與法律」、「婚姻與家庭」、「生命教育」及「服務學習」的相關課程,探討品格教育的議題。其中「生命、品格與法律」以討論分享、影片欣賞的形式授課,授課教授曾品傑更曾以「寫給爸爸的一封信」的方式,讓學生寫出感謝爸爸、對不起爸爸及原諒爸爸的話,從中學習感恩、孝順與寬恕。
除了校方在品格教育方面的推廣,學生則有生命品格教育社團。該社藉由成員間的互助合作與舉辦活動,幫助學生重視自己的生命與價值。中正大學生命品格教育社社長劉馥萱指出,辦演講、音樂會、製作影片與課業輔導都是生命品格教育社涉足的領域,社員間也會設計生命體驗遊戲,由活動帶出生命品格教育的價值觀。在社團之外,劉馥萱曾因同學時常翹課而告誡同學,因此提升同學出席率。劉馥萱以自我約束成為模範,引起周遭共鳴,顯示出學生彼此間的影響力。
品格教育不能紙上談兵,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學校透過座談會、通識課程與體驗遊戲等方式倡導,學生則利用社團規劃相關活動,一同讓品格教育落實於生活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