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2008年青少年暢銷小說的電影《飢餓遊戲》,近來風火上映。據作者表示,寫作靈感來自於有天看電視,漫按搖控,這台播「真人秀」,那台報伊拉克戰爭,影像交互,膠著腦海。故事時空設於未來北美洲,極權統治者下令各轄區每年需奉獻一男一女,到首都參加《飢餓遊戲》,這群青少年必須經過連場廝殺,勝者生存。
作者坦承此作不過架構於希臘神話Theseus(提瑟斯)的人神鬥和羅馬競技場的人獸鬥上,不落俗套的是主角的性別。原作的女英雌本來是個精瘦深膚的混血兒,好萊塢卻找了個身材豐滿的金髮妞來演。
文學電影不論多麼虛幻,要成為暢銷作品,必得反應人心的某種真實,或認同,或渴慕,或恐懼,或快意。看似遠離現實的《飢餓遊戲》殺戮戰場,其實即潛在每個人心的暗角。當赤裸獸性被勾起,不只在軍中,學校與職場,日漸嚴重的霸凌,凌遲,謀殺,自殘……的邪惡與痛苦,於焉上演。信手捻來北美最近的三起血淋淋案例。
其一,密西西比州一群白人青年在凌晨派對後,專程開車到黑人社區「尋找一名非洲裔滋事取樂」。監視器拍到了無辜的中年男子被圍毆,被酒瓶砸……最驚悚的畫面是在他倒地後,其中一人竟駕車將其輾斃。破案主要非因攝影物證,而是因兇手到處吹噓其犯案經過,這才被逮。死者家屬因宗教信仰,要求州和聯邦檢察官免除輾人的兇手一死,另一人以5000元保釋,其他人連抓都免了。
其二,佛羅里達州一名手無寸鐵的17歲非裔少年,在回家路上,無端被28歲西裔社區保安盯上,並以「自衛」為由,開槍擊斃。而該市警方立即採信其言,未逮捕兇嫌。引發黑人民權團體大規模撻伐,令歐巴馬和多位總統候選人,不得不表態。
其三,新澤西州一名大學新鮮人,在宿舍內以網路攝影機監視室友和另一名男伴的親密行為,並邀請他人一同觀看,之後其室友跳橋自殺。若被以「仇恨犯罪」定讞,則該名19歲印裔青年,可能會被判10年徒刑。
前二案毋庸置疑涉及種族仇恨與依種族歸類(racial profiling)。第三案,則堪訾議。網路世界,被侵犯隱私、被言語霸凌導致自殺者,所在多有,何以此案會如此受重視?
同性戀團體積極發聲,似有意使之成為指標性的案例,這是否有政治力介入之嫌?印裔青年的文化背景也成了分別「惡作劇」與「仇恨犯罪」的重要考量,這是否又是另種「種族歸類」?
跳橋自殺的青年,其短暫人生或已飽嚐社會偏見與同儕霸凌,被偷拍隱私,想必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相較那些圍毆非裔的共犯,那個槍殺無辜的保安,若責印裔青年以重刑,如此為同性戀團體聲張權益是否反而突顯社會各方的偽善與自我本位?
當兩黨政治相互牽制監督的機制日趨惡化,經濟困窘時,各個社會無時無刻進行的人性《飢餓遊戲》只會愈演愈烈,法律條文,常只是流於一個個便宜行事的陷阱,逮住的將不是最惡的那頭獸。
(作者為旅美時事畫評家)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